返回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别的咱也没有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打电话给西山厂要求加量,结果得了人家这边强烈要求去厂里看看,大家再开个会把未来工作梳理好。

    盛情难却之下,周赚万元户也觉得要去跟厂里巩固下感情。

    毕竟人家全厂上千人,每台相机还不一定有他赚得多,税务大院老保安还是觉得有点惴惴不安。

    反正果州到西山厂也就一百公里,差不多的岔路口距离,他还是先去西山厂看看。

    原本还敢挤在驾驶室哔哔的油商,到冀城胶片厂就不敢吭声了,在平京前门报社外更是只蹲角落当看守。

    回川的路上都积极跑前跑后当帮工,让卫东也吃喝不分家的邀请他参与。

    他压根儿没想做那吃力不赚钱的牛羊油生意。

    可大卡车转进西山厂,顿时把他惊了一跳,从厂门口就披红挂彩“热烈欢迎让卫东同志销售成功归来”!

    然后全厂职工连家属在厂领导带领下夹道欢迎,于松海居然也没走,拿着他的佳能单反相机在边上咔咔咔。

    还放鞭炮,敲锣打鼓的吹唢呐。

    已经能操作方向盘的狗蛋居然说跟乡里送葬的调门差不多,让卫东差点又把他踹飞了去。

    但知道赶紧推门下车,热情的跟厂领导握手,还接受了两位穿白衬衫深蓝裤的少先队员敬献鲜花跟系上红领巾。

    在这个年代,是极高的接待荣誉了。

    再高……也拿不出来别的东西,那就送个女秘书吧。

    红光厂就没这个觉悟。

    可能是上次董雪晴明眸皓齿的跟在旁边,给了厂领导比较深的印象。

    发现这次跟着让卫东的都是些小伙子,估计临时紧急磋商会议,临走的时候给安排了个秘书。

    但让卫东严重怀疑是哪位厂领导的女儿。

    这特么是走后门啊。

    每周四千台的订单量,已经让西山厂非常肯定的在开始扩张产能生产线。

    而且他们这扩张,还不需要多耗费成本,直接先借用隔壁厂的车间人手跟设备。

    就跟后世的外包一样。

    欢迎会之后跟让卫东开会的说法是只要这种局面能保持顺畅,半年左右就敢申请兼并对方成为西山二厂。

    而且是当面说!

    这周围有九家军工厂,其中五家光字号的都跟镜片有关,其他则主要负责镜身、金属加工等各种配套产能。

    大家都隶属于五机部,也就是兵器部,其实从七十年代后期就强调军转民。

    所以这会儿西山厂能异军突起的扭亏为盈,让周围其他几家厂的厂领导都汇集过来取经。

    大家是真的质朴,就没想过整个销售被让卫东掌控后,反过来拿捏整个生产系统有多大的危害,热烈积极的开会探讨。

    让卫东能在烟熏火燎中经受酷刑,忍住不吐露商业机密,还紧紧咬住自己的利润已经是很拷问良心了。

    但也坦诚的讲解了自己去冀城和凯旋胶片厂已经达成的协议:“一台相机肯定要有胶卷才能发挥作用,目前限制大家买相机的最大原因还有胶卷使用成本,所以我找到了上次程厂长提到的国内几家感光材料厂去交流洽谈……”

    一群穿着中山装、旧军装的厂领导猛抽烟,就跟大学生们一样,忍不住热烈鼓掌。

    会议文件发下来各厂都有,有谁想过千里迢迢去上门?

    又有谁敢单枪匹马的就去跟人家谈合作。

    知道点来龙去脉的于松海不吭声,除了默默的记录,就是举起相机拍摄,嗯,他还拿了台X相机,同步交叉记录。

    禁锢思想,这四个字真不是开玩笑。

    被计划经济限制了几十年,一切听指挥,个人不要轻举妄动的做出任何计划外操作。

    而且越是国营部门内走得越高,就越不可能有小舅那种异类的想法。

    现在让卫东觉得习以为常的四十年后举动,大家看起来都是石破天惊的壮举了。

    当时一溜儿穿着军装的身影,都跟着悄悄坐在会议室靠墙边仰慕倾听,让卫东都没咋注意。

    (本章完)


第61章 别的咱也没有啊(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